自律,需要練習
作者:何琦瑜  2012.11.29

「你給我用紙寫下來,」我的腦門充血,感覺自己的情緒已經快要崩盤,用高八度的聲調跟兒子「溝通」著:「如果媽媽回家時你的功課還沒有寫完,那我……我就……再也不理你了!」此話一落地,兒子沒什麼反應,但在一旁的爸爸和女兒卻忍不住笑了出來,他們看穿了媽媽軟弱無效的恐嚇。 

和許多父母一樣,我家也常上演著功課與紀律的戰爭。有趣的是,我的一兒一女,同樣的教養,卻有著天生迥異的「自律習慣」:老大凡事慢慢來,急死一旁的「太監」們,非要死到臨頭無退路時,才能逼得他腎上腺素發作,專心一氣呵成。但這個不在狀況內的孩子,卻經常「自動自發」的搞創作:剪接影片、做出會發亮和有聲音的禮盒、用廢棄的材料造出一艘會動的船……帶給我們許多驚喜。

老二凡事照規矩,每天放學回家自動自發寫功課,該複習的決不延遲,該準備的一定提早就位。大考前兩週就開始焦慮,是那種自我要求高,深怕自己做不好的完美主義性格。經歷過無數與老大「交戰」的夜晚,看到女兒神奇的乖巧,只能說,她應該是上帝送來「報恩」的。

我常常在想,每個父母都期望孩子天生就能自動自發,但這究竟是像抽獎一樣靠運氣,還是可以透過有效的方法養成或練習?

用習慣來管理性格的弱點

這期的封面故事談自律,專題負責人李宜蓁和張則凡,綜整兒童發展與心理學的理論,訪問了十幾位有豐富經驗的專家學者,不但解答了我的好奇,更希望務實又深入淺出的,提供給讀者們系統性的了解,和可操作的工具與計畫。

我自己最受用的收穫,是諮商師陳茂雄的提醒:不要「高估孩子守紀律的能力」,也不要「低估孩子想求好的意圖」。研究和實驗證實,自律能力會隨著孩子的年齡有不同的發展:要求一歲的孩子在圖書館乖乖坐好聽故事、讓「說謊」的三歲小孩遵守「誠信」的道德,都是不切實際的期待。因應不同年齡層的發展特質,父母的教養重點與工具,也都要有不同的應對。

文章中也提供許多親子一起練習的工具表格,我最喜歡「功課除錯表」,它引導家長和孩子,多獎勵自己「做到」與「完成」的部分,從中建構成功經驗,提升自我效能感。用正向的心情訂目標,對缺乏紀律的成人和孩子同樣適用。

自律不是一蹴可幾,孩子和成人一樣,都需要更多時間,更有效的工具和方法,透過不斷練習,養成習慣;藉著習慣,管理性格的弱點。

小孩4歲有書陪 未來大腦更發達
作者: 劉運 | 台灣醒報 – 2012年10月15日

【台灣醒報記者劉運綜合報導】

家有幼童的家長注意了!研究顯示,小孩4歲時的大腦正值關鍵發育期,如果有童書、益智遊戲的陪伴,或到動物園和遊樂園參觀,都可以刺激大腦,讓他們在18-19歲時有較佳的語言及思考能力。學者指出,幼童的大腦對環境非常敏感,即使家裡的一些微小變化也會長期影響大腦的發展。

在科技日新月異的社會,愈來愈多的小孩不再閱讀,而是把時間放在電視及電玩上。英國最近的調查發現,在有6歲小孩的家庭裡,不到3分之1的父母能夠每天讀書本給小孩聽;另有5分之1的小孩表示,如果他們手上拿著書本且被朋友看到,他們會感到不好意思。

然而美國賓州大學的研究顯示,小孩若在4歲時有閱讀童書的習慣,他們18-19歲時語言及思考能力都發展得較為快速。另外,進行益智遊戲、到遊樂園或動物園參觀也有幫助。然而,如果小孩是在8歲才接觸到童書或其它活動,對於大腦的影響就沒有那麼大,顯示4歲是個重要的關鍵時期

研究員拜訪家裡有小孩的64個家庭,分別在小孩4歲及8歲時造訪,他們紀錄小孩是否有接觸到書及玩具,並且在15年後替他們做大腦掃描。研究結果發現,小孩若在4歲時有接觸書本、益智遊戲,他們的大腦發育較為良好,並且在語文理解的測試中表現較佳。研究員在掃描受測者大腦後發現他們的大腦皮層變得較薄。人的大腦如果愈常在認知上受到刺激,他們的大腦皮層就愈薄。此研究發表於今年的神經科學學會。

幫助孩子建立健康的品格,培養生活能力,是父母最重要的課題。

成功者的五項品格特質,我們的孩子有嗎?

1. 明白事理 把情緒和問題分開,先處理情緒再處理問題;用正面對待挫折
  1.同理心   2.了解原因  3.建立成功的經驗。

2. 好的生活習慣包括睡眠吃飯睡覺閱讀物歸原位--等;成功的人好的習慣較多。

3. 關懷身邊的人如:教孩子會說「爸媽我回來了」」「爸爸你回來了」---

4. 多元化的能力

5. 信心、勇氣

幼兒閱讀怎麼開始?
文/賓靜蓀 (摘錄自親子天下實戰教養系列4 特刊22號)

六○年代以來,愈來愈多心理學和閱讀發展的研究顯示,閱讀是一種從出生就開始發展的連續能力,因此,閱讀應該從孩子出生、甚至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就開始,而不需要等到孩子識字以後。


初生嬰兒的閱讀,重點不在「聽懂」內容,而在於提供與書相連的整體氣氛和複製爸媽愛書的熱情。嬰兒透過聽故事、和爸媽的聲音互動,熟悉爸媽的聲音、音調高低和故事節奏;並且感受到被爸媽擁在懷裡的安全感和愛。

腦神經和學習相關的研究也證實,人的聲音、感官、環境等刺激,都會促進腦細胞的連結,有利學習。美國華盛頓大學心智、腦和學習研究所的庫爾(Patricia Kuhl)博士指出,六個月的嬰兒腦部,已經可以將聽到的聲音歸類到母語環境的類別裡。

在出生三年之內,透過從周遭世界獲得的經驗,以及和父母或其他照顧者的依附關係,嬰幼兒腦神經的連結速度更是驚人。如果這樣的連結在孩子日常生活中重複出現,就會形成腦部永久的軌跡。

父母跟嬰幼兒的互動,就是在引導、支援這樣的學習過程。 尤其在語言學習方面更為直接。常對嬰幼兒說話(儘管剛開始時,幾乎像自言自語),是增進他們語言發展的最好方法。而圖畫書在這個面向上,提供了豐富和多元的說話內容。

從零歲開始的閱讀,除了有助於培養讀的習慣和興趣之外,還能培養「書本概念」。書怎麼翻、從哪裡開始翻、字從哪裡開始讀(由左至右還是從上到下、每頁開始的第一個字在哪裡)、什麼時候該翻頁等。這些書本概念並非教出來的,必須經常翻書閱讀才會產生。 

書本概念和兒童閱讀能力有關。紐西蘭奧克蘭大學教授克雷(Marie Clay)研究指出,孩子從小養成翻書習慣,就養成了閱讀習慣。有了習慣,讀書的量和閱讀的時間自然愈長。培養嬰幼兒的閱讀素養不是教孩子去讀書,而是為了做好日後閱讀的準備。

洪蘭 (親子天下)

一位朋友的女兒想來台灣自助旅行。朋友寫信請我就近照顧一下,因為辛蒂才十七歲,尚未成年,她有些擔心。

辛蒂抵達後,第二天一早,悄悄起床,幫我把廚房和廁所洗得乾乾淨淨,還去外面把陽台也掃了。我很驚訝,她說:「有時差,睡不著,而且做這點 小事不花什麼力氣,」又說:「力氣是最用不完的,睡一覺明天又有了。

從小到大,我媽總是告訴我看到事情就去做,不要管是誰的,因為只有從做中才能真正學到東西。」我想起 她母親也是研究神經的,不禁點頭。

的確,在實驗上看到經驗是促使神經連接最好的方式。神經 的迴路經過反覆練習,連接得又密又緊,原本需要很多神經元才能做的事,在熟練後,一點點神經元就可以圓滿完成任務,活化的區域不但減少,還會改變地區。

例如,小提琴生手和大師在彈奏時,大腦活化的區域不同:生手的小腦會大大的活化起來,而大師只有一點點;大師活化最多的是前運動皮質區,表示他在拉這一小節時,已在預期下一個動作了。

所以古人說「熟能生巧」,父母應該放手讓孩 子去做,因為孩子需要經驗來幫助神經連接以強化學習。

因為辛蒂很有禮貌,我就介紹她去台中的好友家住。沒想到,台中的朋友也很喜歡辛蒂主動做事的態度,就介紹辛蒂去她台南的娘家住。

這一路上,因為辛蒂不偷懶,肯動手,笑口常開,她遇見的每一個人都自動幫她安排各種行程,使她在台灣玩得非常愉快。台中的朋 友還說她念高二的兒子本來是渾渾噩噩的過日子,跟辛蒂談了兩晚以後,不一樣了,振作起來了。

原來她兒子平日除了讀書,什麼事都不會做。台灣的孩子光讀書時間就不夠了,怎麼可能去做別的事?但辛蒂告訴他,人生除了 考試,還有很多更重要的事。

她問他:「你考完試想做什麼?」他答不出來,說:「還沒想過。」她說:「在你還沒想到時,世界上已有很多跟你同齡,甚至比你更小的人,已在想同樣的事了。他們在生活中,已經開始替自己蒐集未來可用的資料,累積未來可用的人脈和經驗。你如果現在還沒想,將來怎麼去和別人競爭?」又跟他 說:「天下只有自己的母親會容忍你的壞習慣,無數的其他人是不會的。

如果你不做,別人沒有義務替你做,你只會看到別人飛黃騰達,而你連門都進不去。」現在她兒子乖了很多,常常伸手幫忙 了。

我想起前幾天,美國有個家庭因為他們四歲和七歲的孩子在飛機上亂跑、不肯綁安全帶,被機長趕下飛機。很多人上網罵這對父母,說如果四歲和七 歲就管不住了,長大後怎麼辦?叫父母不要為社會製造炸彈。

所以孩子真是要教,因為「有禮天下去得」。 父母要把眼光放遠一點,不要計較現在的一分、兩分。孩子的未來不在這些分數上,是在他的人格和情操上,那才是我們教育的重點。

不順孩子的意就亂發脾氣,怎麼辦?

我家弟弟很愛發脾氣,只要不順他的意就生氣,說反話,比如「我討厭媽媽」、「討厭阿嬤」,有時還會丟東西。當下我們通常不予理會,事後再跟他說,他會認錯。但這種情形還是每天發生,該拿他怎麼辦?

當孩子期待落空時,會失望,轉而生氣,這是很自然的情緒。只是當他不知道如何表達時,就只能藉由攻擊對方、自己,或毀壞物品以發洩情緒。告訴孩子他錯了,是不夠的,因為他還是找不到方向。所以當他發脾氣時,可以這麼做:

一、幫助他說出真正的情緒:例如「媽媽不能帶你去公園玩,我知道你很失望。」「阿嬤不讓你騎腳踏車,你很生氣,媽媽了解。」

二、讓他知道何時可以滿足或找替代品:例如「等明天天氣好,就可以去公園。」「天黑了,不能騎腳踏車,但你可以玩玩具。」

三、幫助他學習適當表達:有時孩子完全無法溝通,怎麼安撫都無效,讓他自行冷靜也是一種方式。但別讓他覺得你不要他了,因為這是孩子最害怕的事情,這樣只會加重他的焦慮。

此時不妨跟他說,例如「你現在真的很生氣,氣到說不出話來。等你想說時,再告訴媽媽你在氣什麼。媽媽等你喔!」若他願意說,一定要認真聽,告訴他,這樣很棒。「玩具是讓你玩的,不是丟的。

如果一定要丟,可以丟抱枕,或撕這些紙。然後再告訴媽媽你在氣什麼。」事後陪著他一起收拾。 適當的情緒表達有助於安定情緒,營造穩定的環境,對孩子也很重要。

因此建議:
● 說「不行」前,先同理他的心情,如「我知道你很想……,可是……」
● 生活規則要一致,不隨意更改。
● 答應孩子的事情,要守信用。